电动汽车充电桩的雷击风险与雷电防护措施

刘名扬
2024-07-20

           随着全球对环保和能源可持续性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电动汽车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然而,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普及离不开稳定可靠且分布广泛的充电桩的支持。电动汽车充电桩作为连接电网与车辆的核心设备,尤其是户外充电桩,面临着严峻的自然威胁—雷击。一旦遭受雷击,不仅可能导致充电桩硬件损坏,无法正常提供充电服务,还可能对使用者构成人身安全威胁,甚至引发大面积供电故障,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因此,深入研究电动汽车充电桩所面临的雷击风险,以及探索并实施有效的雷电防护措施,不仅是确保充电桩本身安全运行的基础,更是保障新能源汽车行业健康发展,提升电力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的重要课题。

1. 电动汽车充电桩雷击风险概述

1.1 雷电与雷击类型

雷电是自然界中大气电荷分离并最终释放的过程。当云层内部或云层之间因不同气象条件形成强烈电荷分布时,当电位差足够大,就会发生闪电放电现象。放电过程包括初始的电离通道(先导放电)、主放电阶段(最大电流流动)和余辉放电阶段。雷击可能直接击向地面、建筑物或其他物体,也可能在云层内部或云层间进行。

       雷击类型主要包括直击雷、感应雷和雷电电磁脉冲等。直击雷是指雷电直接击中充电桩或其他地面物体,造成直接物理损伤和电气故障;感应雷则是雷电在附近放电时,通过电磁感应或静电感应在充电桩的线路或金属部件上产生高电压,进而引发电气故障或火灾;雷电电磁脉冲则是雷电放电过程中产生的强烈电磁场变化,对充电桩的电子设备造成干扰或损坏。

1.2 充电桩雷击风险的危害及影响

(1)设备损坏。雷电直接击中充电桩可能导致其内部的电气元件、线路和外壳等受到严重损坏,甚至引发爆炸。感应雷和雷电电磁脉冲也可能造成充电桩内部电路板的烧毁或电子设备的失效。(2)火灾风险。充电桩在遭受雷击后,可能因电气故障或线路短路引发火灾,对周围的车辆和建筑物构成威胁。(3)服务中断。雷击导致的充电桩损坏或故障将使其无法正常工作,影响电动汽车的正常充电,进而影响交通出行的便捷性和用户体验。(4)人员安全威胁。雷击可能导致充电桩的带电部分裸露或产生电击危险,对使用或维护充电桩的人员构成生命安全的威胁。

2. 电动汽车充电桩雷电防护技术基础

2.1 防雷接地技术

防雷接地技术是雷电防护的基础措施,主要目的是将雷电电流安全导入大地,防止雷击产生的高电位对充电桩设备造成损害。在充电桩设计中,应确保有一个良好的接地系统,包括设置独立的防雷接地体,接地电阻值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一般要求小于10欧姆。接地体应当选用耐腐蚀材料,并确保有足够的接触面积和深度,以便快速有效地泄放雷电电流。

2.2 浪涌保护装置(SPD)应用

浪涌保护装置(SPD)是一种专门用来吸收、转移和抑制雷电浪涌或瞬态过电压的设备。在充电桩中,SPD通常安装在电源入口处,用于保护充电桩内部的电气设备不受雷电过电压和瞬态浪涌的侵害。常见的SPD有电源类SPD(用于交流电源线路保护),信号类SPD(用于数据和控制信号线路保护)等。

2.3 屏蔽与隔离技术

屏蔽技术主要是通过包裹充电桩的电缆和电子设备,利用金属壳体、屏蔽层等形成法拉第笼效应,阻挡或削弱雷电电磁场对内部设备的影响。隔离技术则是通过增加隔离变压器、光电耦合器等手段,将充电桩的工作回路与外部电网或通信线路进行电气隔离,减少雷电通过传导路径入侵的可能性。

2.4 耦合与转移技术

在充电桩防雷设计中,耦合与转移技术指的是通过合适的电路设计和组件选择,使得雷电流能够沿着预定路径,而非通过充电桩的敏感部分进行转移和泄放。例如,利用火花间隙、压敏电阻等组件,将雷电流耦合到接地系统,从而避免雷电能量直接冲击关键电路。

2.5 智能监控与预警系统

智能监控与预警系统是现代充电桩防雷技术的一个重要补充,它通过实时监测充电桩的电气参数、环境因素以及防雷装置的工作状态,提前发现潜在的雷电风险,并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及时发出警报或自动采取防护措施。例如,当检测到雷电活动临近时,系统可以暂时切断充电桩与电网的连接,待雷电过后再重新启动充电服务,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雷击带来的危害。

3. 电动汽车充电桩雷电防护设计与实施

3.1 充电桩结构防雷设计

充电桩结构防雷设计主要包括考虑充电桩的外形设计和材料选择。首先,充电桩应尽可能采用不易吸引雷击的结构形式,例如避免尖端结构和大面积金属裸露,减少雷电直接击中的概率。其次,外壳材质应具备良好的接地性能和耐候性,确保在雷击发生时能够迅速将雷电流导入地下,同时外壳也要具有一定的电磁屏蔽作用,减少感应雷的影响。

3.2 接地系统设计与优化

接地系统是充电桩防雷设计中的关键环节。优化接地系统设计包括,设计独立的防雷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应符合国家和地区规定的安全限值;接地体应选用优质材料,增大接地面积,确保雷电流能迅速、有效地疏散;确保接地连线的截面积充足,降低阻抗,连接点应焊接牢固,防腐处理;若有必要,可以采用联合接地的方式,但需注意避免地电位反击的风险。

3.3 浪涌保护器选型与布置

根据充电桩的电源系统、通信接口、控制系统等不同部分的特性,选用适合的SPD型号,如电源线路选用一级或多级SPD,信号线路选用信号SPD;SPD应按照规范安装在靠近被保护设备的位置,确保响应时间短、残压低,最大程度减轻雷电浪涌对充电桩内部设备的影响;

针对不同的SPD类型,还需考虑其额定电压、最大持续工作电压、标称放电电流、最大放电电流等因素,确保SPD在不同雷击强度下都能有效发挥作用。

3.4 雷电防护等级设定

       根据充电桩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重要性和使用性质,确定相应的雷电防护等级。在我国,可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等相关标准,将充电桩设施视为特殊构筑物或附属设备进行雷电防护等级划分;设计过程中应参照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家标准GB/T系列的相关规定,如IEC 62305《雷电防护》系列标准,以及国内关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防雷技术规范;结合充电桩的实际运行环境,设计合理的雷电防护方案,确保在不同等级的雷电防护要求下,充电桩设施的运行安全得到充分保障。69a02e9fad17270b6a20654040acdd9.png2022617


广

IDC




15802532033

http://www.csflame.com

17-1


火焰防雷   承诺安全!








分享